查看原文
其他

走进鲁迅故居

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-11-16
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

点击上方图片发现更多美文

 熊 梅 生 在 线



栏目主编:李建丽

责任编辑:张亦怡




走进


鲁迅故居




江苏 熊梅生



浙江绍兴的鲁迅故里是一条明清特色浓郁、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。鲁迅祖居、鲁迅故居、百草园、三味书屋穿插其间,小桥流水,黛瓦粉墙,竹丝台门;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,悠悠晃晃的乌篷船,枕河临街的小店铺……

走进鲁迅故里,仿佛走进并不遥远的历史,走进了鲁迅先生的小说、散文。身着长衫的孔乙己、头戴破毡帽的闰土、脑后垂着一条辫子的阿Q……这些曾经印在脑海中的人物纷纷向我们走来。

跨进鲁迅故居,我的心头丝毫没有旅游者的闲适,崇敬瞻仰之情油然而生。

1881年9月25日,鲁迅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台门里。这里不只是他诞生的摇篮,还是他成为中国一代文学巨匠生根立足的地方。

鲁迅在这里生活到十八岁,度过了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,亲身感受到了一个封建士大夫家族由显赫走向彻底没落的全过程。

尤其是他13岁时祖父因科场案下狱、父亲病故,家道衰落,作为长子的鲁迅过早地担当起了家庭的重担,饱尝了世态的炎凉,看到了“世人的真面目”。

也是在这里,他结识了“忙月”(季节工)章福庆和他的儿子章运水。这一切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积淀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思想基础。

在故居的桂花明堂(天井),两尊铜雕再现了鲁迅小时候,在桂花树下听继祖母蒋氏讲民间故事、神话传说的场景。

而令我们心仪神往的“百草园”就在故居的后面,园里的菜畦依然生机勃勃,皂荚树已高耸入云,紫红的桑椹果实累累,“光滑的石井栏”至今犹在,菜园边上给鲁迅带来无限乐趣的泥墙根仍然静静地保留在那里。

环顾着被鲁迅称作“我的乐园”的百草园,我仿佛在努力寻觅着童年的鲁迅天真快乐的身影。

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,正如鲁迅先生在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文中的指点,“出门向东,不上半里,走过一道石桥,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。

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,第三间是书房。中间挂着一块匾道:三味书屋” 据介绍,三味书屋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,基本保持当年原貌。

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。塾师寿镜吾,在鲁迅的眼里是“本城中一位极方正、质朴和博学的人”。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,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。

鲁迅先生 12 岁开始到这里读书,前后长达约五年的时间,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,为日后从事的文学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。

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,鲁迅当年座位的桌面上,我终于看到一个一寸见方的“早”字。在我上小学时,就听老师说过,鲁迅因故迟到,受到塾师的严厉批评,于是就刻下了这个“早”字以自勉。鲁迅先生的一个“早”字,不知成为多少人的座右铭。

鲁迅的故里是先生一生的根基。这里有他的童年、少年、青年,承载了他人生三分之一的时光。这里是他热爱、眷念、忧思、激愤的土地,在全部25篇现代小说中,以故乡为背景的就有11篇。

我走在窄窄的石板路上,脑海里浮现着先生冷峻倔强的面容、深沉睿智的目光,想起先生关于“路”的名言:“地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”

在风雨如磐的黑暗里,我看到的是一位直面惨淡人生,呐喊前行的探求者、披荆斩棘的开拓者。先生的探求之路、理想之路正是从这里启程,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气概、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,为闰土的后代们追求新的生活。

如今的故里格外秀丽、清新、古朴、繁华,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之路正在我们的脚下延伸。然而岁月无穷、大道无尽,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,还会有艰难险阻、雨雪风霜。

在中华民族振兴之路上,先生浩然的英魂、不朽的巨作、高尚的品格,将永远是鼓舞我们的力量!

特别推荐

(点击标题阅读)
1、为什么说“从小一观,到老一半”?教育专家给你科学解答!2、家长好好学习,孩子天天向上!3、为什么一代代母亲都没有进化?4、请保持一种原始的正义感5、真正聪明的人,一生都在断舍离6、孩子之间拼的并不是智商,而是时间7、8、糊涂智慧比聪明更重要

9、人若没有故事,就难维持“自我”

作者简介


文/熊梅生

江苏南京人,1942年6月出生。先后在扬州交通工业学校、泰兴宣堡中学、江苏省泰兴中学任教。历任南京市教育局中学教育处处长,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、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,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。现已退休。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,发表诗歌、小说、散文、儿童文学及有关论著两百余万字,作品散见于省内外多种报刊。著有散文集《那一束木香花》《心海扬帆》《陌上花开》,儿童文学《一个国王的懊恼》《小海马的奇遇》,人物传记《特级英雄杨根思》(执笔)等。


每周一期  周二发布


本期目录



熊梅生在线

走进鲁迅故居(江苏|熊梅生)

李燕巧在线

成长写意之:你的善良(北京|李燕巧)

刘炜在线

雨天就得想点晴天的事(广东|刘炜)

王喜根在线

江南老行当之:倒马桶(江苏|王喜根)

王少坤在线

乱哄哄的民主选举(江苏|王少坤)

黄锦秋在线

爱在柳州之:较量(广西|黄锦秋)

往期目录(点击标题阅读)



李燕巧在线

成长写意之:暂时的舍弃(北京|李燕巧)

朱步楼在线

提升你的情商(江苏|王喜根)

朱国平在线

我为流水你为云 ——大西北掠影(七)(江苏|朱国平)

王喜根在线

江南老行当之:修钢笔(江苏|王喜根)

王少坤在线

出击的时刻(江苏|王少坤)

黄锦秋在线

爱在柳州之:最难舍是亲情(广西|黄锦秋)

名家在线稿约

不管您是不是文坛名家,只要您有一定数量、质量的文学作品可供每周一篇发表,您在这里就是名家!一般文学作品也可,尤其欢迎中篇、长篇小说。好作品有人读才有价值,点击量低于200或连续3篇点击量低于500的将停止刊发;读者反响较好、留言评论较多的可以参加“《人民作家》文学奖”的角逐。

本刊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 联系方式:18861952100(微信)文稿统筹:18105113751(微信)

投稿信箱:renminzuojia@163.com

感谢您的阅读,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,在文章后点“在看”和留言,以示鼓励!
欲了解《人民作家》详细资讯,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,从下方菜单中查询。

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。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